购物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购物站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新准则下利润分配的明细科目有哪些?求解答

新准则下利润分配的明细科目有哪些?求解答

利润分配的明细科目一般有: 1、未分配利润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4、应付现金股利 5、盈余公积补亏 用盈余公积补亏时: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然后结转明细: 借: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期末,利润分配提其他明细科目都应结转至“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其明细科目无余额。

2,未分配利润包括哪些?

未分配利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 二是尚未指定特定用途的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了企业期末在历年结存的尚未分配的利润数额,若为负数则为尚未弥补的亏损。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结存利润,从数量上来说,它等于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会计期间实现的税后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后的余额。 扩展资料: 进行未分配利润核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未分配利润核算是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进行的。 (2)未分配利润核算一般是在年度终了时进行的,年终时,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同时将本年利润分配的数额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借方。 (3)年末结转后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反映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借方期末余额反映累计的未弥补亏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未分配利润

3,请问未分配利润包括那些明细科目?

企业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实现的净利润-本期提取的盈余公积-本期给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年度终了,企业还应将“本年利润”科目的本年累计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中。未分配利润(Undistributed profits)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或待分配的利润。它在以后年度可继续进行分配,在未进行分配之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从数量上来看,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出的利润后的余额。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二是未指明特定用途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举个例子:上市公司报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余额,反映上市公司累积未分配利润或累计未弥补亏损。由于各种原因,如平衡各会计年度的投资回报水平,以丰补欠,留有余地等。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不允许全部分完,剩下一部分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这样,一年年的滚存下来,结余在“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上,它反映的是历年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同样道理,上一年度未弥补亏损,留待以后年度弥补,以后年度又发生亏损继续滚存下来,结余在“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上,它反映的是历年累计的亏损,记为负数。

4,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什么意思

1、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形成的、存留于企业内部、具有特定用途的收益积累。盈余公积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公益金专门用于企业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如购建职工宿舍、托儿所、理发室等方面的支出。 2、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扩展资料: 盈余公积的用途: 1、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按照现行制度规定,企业发生亏损时,可以用以后五年内实现的税前利润弥补,即税前利润弥补亏损的期间为五年。 2、用以后年度税后利润弥补。企业发生的亏损经过五年期间未弥补足额的,尚未弥补的亏损应用所得税后的利润弥补。 3、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企业以提取的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应当由公司董事会提议,并经股东大会批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盈余公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未分配利润

5,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区别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区别如下: 1、包括范围不同 盈余公积包括20款,即电力建设基金收入、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收入、养路费收入、车辆购置附加费收入、铁路建设基金收入、公路建设基金收入、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收入、邮电附加费基金收入、港口建设费收入。 而未分配利润包括企业依法交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 2、计算方法不同 盈余公积计算公式为: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而未分配利润计算公式表示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3、性质范围不同 盈余公积:一般指工业企业,生产的全部数量金额,包括未销售、尚未形成收入的库存; 而未分配利润为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收入、还有其他业务收入的总和,有的流通企业总收入核算的是差价收入、即毛利。 4、核算基础单位不同 核算基础不同,盈余公积是以产业活动单位为基本核算单位,而未分配利润是以独立核算单位作为基本核算单位。 5、票据方面的区别 盈余公积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票,而未分配利润只能开增值说普通发票。专票,也就是一般纳税人,可以为公司抵扣一部分税率。而小额纳税人不能进项抵扣。 6、性质范围不同 盈余公积:一般指工业企业,生产的全部数量金额,包括未销售、尚未形成收入的库存; 而未分配利润为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收入、还有其他业务收入的总和,有的流通企业总收入核算的是差价收入、即毛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盈余公积 百度百科-未分配利润

6,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怎么填写,依据是什么?

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年末余额=本年利润的余额+未分配利润余额(年末的本年利润无余额,年末已经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中了,此时年末的余额就是未分配利润的科目余额) 更清晰的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年末余额=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年初余额+利润表中净利润的累计数 因为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它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二是未指明特定用途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扩展资料: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用利润弥补亏损无须专门作会计分录) 2、交所得税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公益金;(盈余公积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公益金只能用于职工集体福利) 4、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5、分配优先股股利; 6、分配普通股股利。 最后剩下的就是年终未分配利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未分配利润

7,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等于什么

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年末余额=本年利润的余额+未分配利润余额(年末的本年利润无余额,年末已经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中了,此时年末的余额就是未分配利润的科目余额) 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余额=期初未分配利润余额+本年利润总额; 如果是正数是未分配的利润,如果是负数表示是未弥补的亏损; 期初未分配利润就是上年年末的余额,本年利润是指本年的累计数,比如10月,那就是1-10的累计数; 在会计处理上,未分配利润是通过“利润分配”科目进行核算的,“利润分配”科目应当分别以“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积补亏”和“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明细核算。 扩展资料: 一、未分配利润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一般包括: 1、检查利润分配比例是否符合合同、协议、章程、以及董事会纪要的规定,利润分配数额及年度未分配利润数额是否正确。 2、根据审计结果调整本年损益数,直接增加或减少未分配利润,确定调整后的未分配利润数。 3、检查未分配利润是否已经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二、进行未分配利润核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未分配利润核算是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进行的。 (2)未分配利润核算一般是在年度终了时进行的,年终时,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同时将本年利润分配的数额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借方。 (3)年末结转后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反映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借方期末余额反映累计的未弥补亏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未分配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