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历史上的李俶到底爱不爱沈珍珠呢?

《大唐荣耀》相信大家都知道,是前两年大火的一部电视剧。这部剧让一向以"捧不火"著称的景甜火了,也让新人小透明任嘉伦收获了一大波粉丝,它的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了。剧里李俶和沈珍珠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年少夫妻,一路相互扶持,最终的李俶成了皇上,但却不得不和珍珠分开。剧里的李俶深爱着沈珍珠,从未变过。那么在历史上李俶到底爱不爱沈珍珠呢? 1. 吴兴才女,嫁给广平王 江浙之地,人杰地灵,盛产美女。沈珍珠就是浙江吴兴人,出身官宦之家,自幼饱读诗书。不仅长得模样俊俏,还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在电视剧中也有相应的描述,剧里的沈珍珠是李白的弟子,出口成章,很有才华。随着年岁增长,后来沈珍珠以良家子的身份被选进东宫,赐给了"广平王"李俶,并生下了皇长曾孙李适,也就是后来的唐德宗。 2. 遭遇战乱,被留在洛阳 当时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发生了安史之乱。乱世中的儿女,多得是颠沛流离。在叛军连续攻陷多地后,大唐皇室惶惶可危。唐玄宗狼狈出逃洛阳,大唐皇室也跟随他离去。不幸的是,沈珍珠被留在了洛阳。当时李俶在外平定乱军,并不在京城里。也就是说,当时的沈氏是一个人被留在了洛阳,可能跟随在她身边的只有东宫的侍从们。后来叛军攻陷了洛阳,很长一段时间内沈珍珠消失在世人的眼中,也无从知晓她的确切消息。 3. 收复洛阳,后下落不明 经过大唐将士们的浴血奋战,后来的洛阳被成功的收复回来。当时的李俶在宫中见到了已经阔别已久的沈珍珠。但是,当时的局势尚未明了,收复失地的任务还很重。无奈之下,李俶只能将沈珍珠安排在了洛阳,并让信任的侍卫加以保护。天有不测风云,战事也瞬息万变。没过多久,洛阳又被重新攻陷了。自此以后,历史上的沈珍珠便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但是在《大唐荣耀》中沈珍珠却在经历战火后与李俶再度相逢,两人幸福的度过了一段时光。后来沈珍珠因为身体抱恙离世。可以说,电视剧中的沈珍珠比历史上的沈氏幸福得多,因为她在战乱后还和广平王李俶拥有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而历史上的沈氏永远的消失在了那个战乱的年代,生死未知,史料上关于她的记载也是寥寥。
2,唐代宗李豫最爱的女人是谁 唐代宗爱不爱沈珍珠
唐代宗李豫最爱的女人是谁?李豫为何抛下沈珍珠?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大唐荣耀》中,广平王李俶还没有登基成为皇帝,剧中他最爱的女人,毋庸置疑是女主角沈珍珠,但是历史上的李俶最爱的女人似乎并不是沈珍珠。唐代宗李豫初名李俶,唐肃宗长子,代宗李豫有两个皇后,一位是睿真皇后沈氏,一位是贞懿皇后独孤氏。
李豫由于太思念沈氏,一直没能再遇到喜欢的女人。当独孤氏出现在李豫面前,就像一股扑面而来的春风,温暖了他那颗冰冷已久的心。
贞懿皇后独孤氏(?-775年),唐代宗李豫的皇后,左威卫录事参军独孤颖的长女,因为美丽入宫,被皇帝独宠专房,册立为贵妃,后追封为皇后,生韩王李迥、华阳公主。独孤氏深得唐代宗宠爱,善歌咏。
后来,独孤为李豫生下一子李迥,按理说应当母凭子贵封她为后。由于李豫心中一直放不下沈氏,在他即位后一直没有册立皇后。独孤氏对此也十分理解,没有一丝怨言,还十分希望沈氏能早日回到李豫身边。
李豫将沈氏的儿子李适立为太子,独孤氏也很支持。独孤氏在李豫身边多年,李豫生活中的事情都会与她分享,但她从来不涉及政事,李豫想要封赏她的家人,她也拒绝了。
之后,独孤氏又为李豫生下一个女儿华阳公主。华阳公遗传了母亲的美貌,性格也十分开朗,是李豫的贴心小棉袄。但好景不长,华阳公主得了重病,太医也束手无策,在大历九年(公元774年)病死。
大历十年(775年)十月初六,独孤氏染病24天后逝世,殡于内殿。由于太过思念独孤皇后,李豫始终不愿将独孤皇后的遗体下葬,一直放在内殿,每日与独孤皇后灵柩相伴。三年后,独孤皇后的遗体才得以下葬。
公元779年(大历十四年)五月初二,宫中传出代宗生病的消息。这一病很是不轻,不到十天,代宗就无法上朝了。五月二十日,下达了令皇太子监国的制书,当天晚上,代宗就在紫宸之内殿驾崩了。
能够将独孤氏的遗体留在身边三年,所以不少人认为唐代宗最爱的女人是独孤氏,并不是沈珍珠。
3,郭子仪是哪个朝代的人
郭子仪是唐代人。 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后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公元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权。 扩展资料郭子仪早年参加武举,以“异等”的成绩补任左卫长上(从九品下,《郭公庙碑铭》碑阴有记载,正史列传有误,修改者注),后累迁至桂州都督府长史、单于都护府副都护、振武军使、安西副都护、北庭副都护等。 天宝八载(749年)三月,郭子仪升任左武卫大将军(从三品上,《郭公庙碑铭》碑阴有记载,正史列传有误,修改者注)、横塞军使、安北副都护,又改横塞军使为天德军使。 天宝十三载(754年)春,郭子仪兼任九原郡(丰州)都督、西受降城使、九原郡太守、朔方节度右厢兵马使。 不久,郭子仪的母亲、赠魏国夫人向氏去世,他去职返家守孝。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郭子仪收复静边军(今山西右玉县),斩杀叛将周万顷。 又在河曲击败叛将高秀岩,于是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开通东陉关(在今山西代县东南),因功加封御史大夫。 天宝十五载(756年),叛军攻破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占领河北全境。这时,李光弼自太原东进攻打常山,攻克了常山。而郭子仪率军出井陉关,与李光弼一同击破史思明数万军队,平定藁城。又南攻赵郡(今河北赵县),俘获敌军四千人,都放走了,斩杀叛军任命的伪太守郭献璆,回军常山。 大历八年(773)十月,郭子仪指挥朔方军在灵州大败吐蕃军,向朝廷奏捷。大历九年(774年)二月,郭子仪入朝,在延英殿朝见皇帝。君臣对奏慷慨甚欢,但在谈到吐蕃强大时,郭子仪流涕不止,又上表“乞骸骨”(退休),未得到代宗允许。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代宗驾崩,德宗继位。郭子仪被德宗调回朝廷,进位太尉,仍兼中书令,充任皇陵使,赐号“尚父”,并加食邑至两千户,所领其他使职、副元帅等职务都被罢免。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夏,郭子仪病重。唐德宗命舒王李谊前往探病,郭子仪不能行叩拜礼,只能作揖礼。 六月十四日,郭子仪去世,享年八十五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师,赐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德宗废朝五日,命群臣吊唁,又亲临安福门送葬,并专门超越礼制,下诏将他的坟墓增高一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子仪
4,大唐荣耀演里那一个朝代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政治制度。 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颜筋柳骨的颜真卿、柳公权,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