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购物站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国美电器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国美电器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民营企业,是香港上市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包括“国美”、“大中”、“永乐”在内的三大零售品牌,均属于国美。 截止2016年末,国美在中国拥有1581家门店,覆盖428个城市,并建立了以大区域仓、城市仓和全国终端配送覆盖的立体物流网络,覆盖95.5%的地级市,91.0%的县区,71.0%的乡镇。 扩展资料: 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发展历程 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家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为主,仅不足一百平米的小店。从1993年始,国美电器统一门店名称、统一商品展示方式、统一门店售后服务、统一宣传,建立起低成本、可复制的发展模式。 2003年11月国美电器在香港设立分部,迈出了开拓海外市场探索性的第一步,同时预示国美电器最终将进入国际市场。2004年6月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股票代码:00493)。 作为家电及消费电子零售连锁企业,国美电器不仅启动了以消费需求为核心,全面整合供需链资源的多渠道新兴商业模式,更打造了中国家电零售业先进的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信息化系统,全力保障消费者利益。 国美的ERP系统像大数据一样极大地实现了与供应商发现、研究与共同满足消费需求的能力,在ERP系统平台上,零供双方共享消费需求和市场数据。 二、国美产业 1、线下零售板块 由国美电器开创先河,力拓中国家电连锁新业态,是新模式创作者和行业领导者。关联相关领域,成立国美售后公司、安迅物流、ODM/OEM自有品牌公司,控股三联商社。同时试水新行业,于2015年2月注册成立临沧国美茶叶有限公司。 2、智能家居制造板块 在智能家电领域,推出智能家居频道,涵盖智能家电、智能穿戴等全系商品,形成一站式购物智能生活圈。同时,对家电产品外观、功能自主开发、设计,拓展国内各品类代理品牌及进口生活电器品牌代理,先后成立恒信商贸公司、战圣商贸公司。 3、互联网板块 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国美控股集团对旗下电商的定位和方向做出重大调整:国美在线和库巴购物网将实现后台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走出了一条“新双品牌+双模式”的创新发展之路。同时利用自身的渠道优势,向跨境电商、酒窖等新领域拓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国美电器的国美吞并大中

国美电器此次收购大中其实是8年前一场交易的延续。在2005年到2007年,当时的家电连锁业进入兼并重组期,巨头之间硝烟弥漫,继国美收购永乐电器之后,大中电器也传出要“卖身”,引发了苏宁、国美的争夺,并在2007年12月的短短数天内上演了一幕跌宕起伏的反转剧,最终苏宁退出,国美闪电入主大中。交易历时8年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国美当时并非直接收购大中,而是一个曲折的分步走方案。国美电器由其附属公司天津国美商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天津咨询)出面,通过银行向一家投资控股公司北京战圣提供36亿元贷款,北京战圣用贷款收购大中电器的全部注册资本。国美昨日在公告披露,经过多次延期,该项贷款将在2015年12月4日到期,而本次交易实际支付的金额将会部分与上述36亿元贷款相抵消。与此同时,凭借贷款以及相关协议,国美天津咨询获得了北京战圣授予的随时收购大中全部或部分股权的“独家购买权”,并通过委托经营协议对大中旗下零售门店进行管理及经营、收取管理费,以确保取得大中的全部经济利益。对于为何采取这样的方式,国美当时对外解释说,对方希望尽快完成收购,但股权收购需要相关部门的审批,短时间内难以完成,采取第三方的方式可以尽快接手大中。此外,通过托管将大中电器整合和经营好,再在适当时装进上市公司中。家电业资深人士刘步尘分析认为,国美集团的家电零售业务实际上分为三块,即上市公司部分、非上市门店、大中电器,国美此次正式收购大中是要将后者放到上市公司中,和目前国美的上市资产相比,大中电器更为优良,此举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和股价表现。外资减持黄光裕增持事实上,自去年年底以来国美电器及国美控股频频进行资本层面的运作,包括试图入股徽商银行未果、入股港股传媒公司中国星文化(08172.HK)、增持中关村(000931)布局医药产业,此外近日有报道称国美已将此前出售的地产项目收回自己手中。有分析认为,这些资本运作是国美系在为黄光裕归来做先期布局。同时,记者注意到,上半年外资股东纷纷借机减持,黄光裕夫妇则加以增持,进一步强化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国美电器控股(00493.HK)的股权变动记录显示,贝恩资本今年1月已清空了所持全部股份,贝莱德集团的持股从7.79%下降到4.74%,黄光裕、杜鹃夫妇则在5月26日增持了4.5亿股,持股比例从32.43%上升到35.08%。据了解,大中电器在北京发展30多年,门店超过60家,财报显示,截至2015年3月31日,大中的资产净值为41.3亿元,2014年、2013年的税后净利分别为1.56亿元、2.02亿元。

3,国美股价暴跌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股市暴涨暴跌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一定是大量资金运作所造成的,而资金不会无意义无理由的去这样操作一只股票,也就是庄家一定是有信息优势,技术优势的,他们甚至可以提前了解政策走向,上市公司业绩,还有一些重大的利空或利好消息,所以他们提前进入,消息一公开,他们便可以通过资金的运作致使某个股票暴涨暴跌,当然这只是一部分情况。中国股市受政策,政府干预较海外市场比较大,所以往往某些重大的政策变动,就可以影响许多人对股市的看空或看多,如印花税的调整(这甚至是牛熊的分界线)。如果大部分人对后市看空,资金大量流出股市,暴跌就不可避免了,反之亦然。所以造成涨跌的直接原因肯定是资金的流入和流出。
另外中国市场不是不适合做长期投资,只是短线相对于长线获利速度更快,甚至更多。而海外市场已经成熟,股价基本能够反映出其价值。当价值和价格相等或者接近时,就很难获利了,所以巴菲特这种价值投资者,都是发觉潜力公司,早期投资,在公司壮大后,即可获得巨大利润。但是这需要非常敏锐的嗅觉,和超前的眼光。再看中国股市一个股票,特别是小盘股,控盘所需要的资金不是非常大,所以很容易出现游资借消息或者题材爆炒然后获利了结的情况,如前几个月的物联网,短期暴涨,就是几个个人或是私募基金联手借题材爆炒的情况。
海外市场如美国,英国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首先他们的制度完善,投机者无利可图,或者利润太少,所以这些导致股市动荡的资金都去了新兴市场。再次,海外投资者很多不是靠高卖高卖挣差价,有些拥有大资金的人会投资一些业绩很好,且非常稳定的公司靠分红利获得利益,所以操作的少了,个股的震荡就不会太大。当然这也不是全部的个股都如此,如果有重大的利空或利好消息该暴涨还暴涨该暴跌还暴跌,不过国外没有涨跌幅限制,很多时候是可以一次涨到位,或者跌到位的,例如,国美的总裁黄光裕被捕消息公布后1天内香港上市的国美从几十跌到十几,比中国的动荡也大的多。
个人意见,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包涵。希望对你有帮助,没有整理,想到哪就写到哪了,就当给你开阔下思路找点素材了。毕竟都当过学生,知道写论文的难~~~

4,为什么近期国美股价大跌

  一则成立合营公司的通告,让国美电器又一次卷入漩涡。

  9月27日,国美电器宣布与全资的北京鹏泽置业有限公司、北京鹏润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成立物业合营公司,之后国美电器股价开始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高达40%。随后国美紧急叫停,10月3日,国美电器公布暂停成立合营公司,股价开始趋稳。

  随后,10月13日突然宣布耗资1783万港元从二级市场回购879.2万股,当天国美电器股价一度大涨7.35%。

  该消息既透露出国美电器延伸产业链的意图,也透露出国美系意欲整合旗下资产的意图。

  无奈的急刹车

  国美电器合资组建国美商业地产开发公司的消息公布后,次日国美股价大跌11.36%,第二天再暴跌21.79%,创下逾两年新低的1.83港元。在内地房地产业不景气的当下,市场普遍质疑国美的决定。

  从之后的暂停一系列动作不难看出,国美管理层对股价大跌是始料未及的。

  董事会主席张大中对此解释称:“计划提出的缘由,是为了维持和提升集团的竞争力及盈利能力,获得合适的零售地点及控制租金开支,以应付中国增长中的消费市场对优质零售空间不断上升的需求。”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判定此举是否明智关键是看该项目未来的成长空间,从长远来看,国美系组建商业地产开发公司具有前瞻性,一来可以结合商贸业务和地产业务,形成产业链互动,二来也能够掌握商业物业资源,获得增值回报,与此同时还能够增大企业在商圈中的话语权。 ”

  出于这一目的,国美原本计划通过成立物业合营企业,与北京鹏润、北京国美优势互补,解决集团对商业地产开发经验不足的问题,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创造并获取更多优质门店资源。

  管理层表示,经进一步考虑目前市场状况,以及有关物业合营企业的多项因素,目前公司已决定暂停该计划。国美称未来将综合多种因素重新评估该计划,对于如何在二三线城市获得有优势门店、仓储资源,将继续研究一个令各方满意的方案。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认为:“暂停成立合资公司确实不代表国美系会彻底放弃地产业务,特别是商业地产业务,这是由未来商贸圈发展趋势决定的,国美并非不务正业,相反,通过有效整合商贸业务和地产业务将发挥国美系整体优势。”

  国美进退两难

  国美宣布该计划后,市场似乎并不看好。在记者采访中,大多数人认为,国美系现在的思路是对的,但投资者却不买账。

  有人投资者担心,国美旗下三家公司合营开张商业地产项目会带来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瑞银分析师也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在中国发展房地产业面临着很多风险。公告披露短短一周时间内,国美电器市值蒸发近四成,足以说明问题。

  在内地房地产业不景气的当下,市场普遍质疑国美系的决定。瑞信更以企业管治忧虑不断上升为由,下调国美电器2011年~2013年盈利预测的10%~15%,评级降至“中性”,目标价大幅削减42%至2.5港元/股。

  市场人士认为,黄氏家族开始整合梳理旗下资产的举动 注重核心业务家电零售,地产业为家电业服务。

  国美电器董事长张大中表示:是为了维持和提升集团的竞争力及盈利能力,获得合适的零售地点及控制租金开支,以应付中国增长中的消费市场对优质零售空间不断上升的需求。

  “从国美电器为合营公司第一大股东就可以看出,合营公司是在为国美电器量身定做”。国美电器企业发展与投资者关系部副经理卢江接受采访时候表示。

  “实际上就是产业链的延伸。”对此,国美有关人士如此评价。

  原因无他,家电卖场的竞争已走向提供消费体验和完善周边配套的竞争。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在接受采访时候也认为:“国美投资地产属于非主营业务,而投资者更希望其主营业务出彩,担心地产业务会削弱其主营业务竞争力,加上当前房产调控效应显现,房地产市场低迷,而投资地产业务需要大量资金,且回收周期长,这不免使投资者出现担忧情绪。国美虽然坚信其投资战略的可行性,但是不得不考虑投资者的担忧和由此带来的市场悲观预期,这使国美陷入两难境地。”

  对于市场反应,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袁伟认为,除去投资者害怕关联交易的因素,就商业地产而言,由于商业地产投资大,回收周期长,投资商业地产必然会占用国美电器的现金流,反而会影响短期国美电器在二三线城市扩张的速度,影响短期业绩。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国美电器宣布暂停成立物业公司的方案后,公司第三大股东摩根大通再次选择了低位增持,其持股比例从5.12%上升到5.49%。

  由于摩根大通增持和国美电器回购,虽然投资机构瑞银将国美电器的目标股价从4.3港元下调到3.6港元,但是依然维持了其买入的评级。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最后表示:“摩根大通选择增持表明其看好国美未来的发展,即使在国美股价下调时,不少投资机构仍给与国美买入评级,可见其成长性较好的情况未因成立合资公司的事件而改变。”

  但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接受记者采访时候指出:“为了获得优质的店址,之前苏宁电器(拓展选址信息)和百思买在上海等一二线城市都有自购物业,而苏宁也在全国多个城市建设商业地产项目,这些投资都是相对独立的,而且在地产调整中苏宁也放缓了物业投资的计划。”其言下之意似乎可以分拆处理,并无必要把上市公司拖入其中,此举似乎并非明智之举。

5,股票解禁是利好还是利空

这就得看股市的走势。不过一般是利空。 占总股本35.92%的股票解禁,会让主力机构提前离场,不敢介入;在大盘疲软的情况下,其股票股价大跌可能性较大。 拓展资料:解禁的股票分为大小非和限售股。大小非是股改产生的,限售股是公司增发的股份。这些股票都在以前购买这些股票的人的手中。 解禁只是一个时间窗口,意义就是解禁当日开始,解禁的股票就就可以交易了。并不是说一定要全部当日抛售,我可以继续持有,也可以选择抛售,什么时候抛售,都由持有人自己决定。 大小非解禁的成本基本都是1元,限售股解禁的成本就是其增发价格。 非是指非流通股,由于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即解禁。 持股低于5%的非流通股叫小非,大于5%的叫大非。 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后,他们就会抛出来套现,就叫减持。 这等于大幅增加股票市场的股票供给量,改变股票的供求关系,若大小非解禁后采取减持,将促使股价下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股票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