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购物站 > 电商 > 正文
余晓平的发表文章
余晓平的发表文章
提示:

余晓平的发表文章

1、重庆市办公类建筑空调工程设计能效比统计分析 北京:《暖通空调》CN11-2832/TU,2007(12)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 第一作者2、夏热冬冷地区采暖期/空调期划分对居住建筑能耗限值的影响分析 北京:建筑科学(可持续建筑)CN11-1962/TU,,2007(8)部级(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第一作者3、室内设计温度对夏热冬冷地区新风冷热耗量的影响 北京:《暖通空调》第33卷第2期(中文核心期刊):P40-43,2003年 第一作者4、重庆市酒店类建筑用能现状与节能潜力分析 杭州:能源工程CN33-1113/TK,,2007(12)省级 全国优秀能源期刊 第一作者5、夏热冬冷地区外窗性能对居住建筑能耗限值的影响 上海:住宅科技CN31-1407/TU,2007(4) 第一作者6、重庆某酒店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现状及能耗分析 北京:建筑节能,CN21-1540/TU,2007(3) 第一作者7、夏热冬冷地区民用建筑除湿方式的适用性分析 武汉:建筑热能通风空调CN42-1439/TV,2006(2) 第一作者8、夏热冬冷地区版式住宅体型系数分析 上海:住宅科技CN31-1407/TU,2007(7) 第二作者9、冷水机组用氟利昂R123与R134a的环保综合评价 重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CN50-1174/N 第一作者10、浅析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重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CN50-1174/N,2006(6) 第一作者11、浅析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能源效率意识的培养策略 重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第一作者12、 重庆市居住建筑能耗调查与分析——以某高校住宅能耗为例,重庆:重庆建筑,2008(05),第一作者1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湿环境对空调能耗影响分析,北京:制冷与空调,2008,VOL.8(03),第一作者14、浅析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改造的判定方法,北京:《建设科技》,2008,18期,58-61,第一作者15、浅析夏热冬冷地区低能耗居住建筑技术路线,重庆: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一作者16、 现代暖通综合实验教学系统建设探讨,重庆:高等建筑教育,2008年第6期,第一作者

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提示:

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有人说,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如果把这个类比到民国的历史上,就会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虽然作为历史的民国刚刚过去,但是中国人这个时期给人的印象是混乱和无知。历史是越老越清晰,还是越近越清晰?这场争论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到目前为止,它它仍然是公开和合理的,它下结论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早在文心雕龙史传年,刘勰就曾说过:在编纂的同时,同时存在着许多悖论。虽然有一些哀叹,但世界危在旦夕,这意味着时代越近,记载的史料越容易受到世界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不可否认,越是近现代的历史,越容易受到各种意识形态、政治立场等因素的干扰,以至于历史真相会因为各种利益的选择而被任意分割和组合,不愿意这样做的人可以我无法走出这些复杂的历史圈子。比如北洋时期的历史,国民党夺取政权后,国民党人出于正当性的需要,从未想过要以客观公正的立场编写一部北洋信仰史。相反,只要他们反对国民党,打鬼子主张,他们会想尽办法妖魔化,甚至盲目妖魔化。因此,公众人们对北洋时期的历史印象是一部肮脏的军阀史,这一点被后来的历史作家隐约继承。结果,一部充斥着军阀混战的民国史混战,政治反应,经济掠夺,保守落后,公民流离失所,已经成为被妖魔化的历史,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毋庸置疑,民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人才辈出的时期,也是一个内忧外患严重、各种势力角逐的重要时期。就民国通俗历史著作而言,有蔡东藩民国演义,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陶菊隐刘凤舞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民国春秋等目前相关工作。但前三部只写北洋军阀时期,后一部过于突出党史,所以是真正中立客观公正的大众共和国。除了意识形态原因,民国史难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党派等情况错综复杂,非专业人士仔细研究后很难理清。普通读者既不能拥有,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这些浩如烟海的档案,甚至普通的学术历史著作也不能被普通读者阅读,而是通俗历史的表象。如何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事件中勾勒出这一时期的基本脉络,并结合一种适合现代人的写作方法阅读是目前民国通俗史写作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客观地说,通史不仅仅是学术史的简化和通俗化,更是建立在广泛阅读和认真反驳基础上的基本认知。换句话说,通俗史并没有因为简单化、通俗化而失去客观性,这也是通俗史与历史小说的本质区别。从写作手法上看,历史小说只要符合历史事件的基本框架,中间的细节都可以假设、想象甚至杜撰,因为它的指导原则在于小说的创作精神,对历史的过分依赖往往会束缚它的文学性。然而,通俗历史并非如此。既然它要区别于学术史繁琐的考证,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就必须在不损害客观性的前提下体现其通俗性和可读性,否则就很难有生存空间。读者需要什么样的民国通俗史,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如果用两句话来概括这本书的特点,那就是用非轻蔑的眼光来看待一段不远处的沧桑历史,用非敌视的口吻来讲述一个新共和国的成长历程。读这本书,好像民国就是阿罗换句话说,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其实都与之前100年的事件、观念、暴力、结构、制度密切相关,而我们现在的快乐、痛苦、喜悦、烦恼,都是前人创造的不可逆转的结果。如果我们想要改变我们的未来,我们必须知道问题从何而来,将走向何方,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呼吁客观公正的历史。民国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头脑中的观念对错,往往取决于历史书写的立场和态度。好在这几十年的历史还没有凝固。看完这个系列,读者可能终于意识到:哦,民国原来是这样的!这是作者这是最大的安慰。2010年10月,笔者有幸受邀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栏目,担任北洋军阀秘史电视讲座17集主讲人。在长沙期间,他受到了栏目制片人刘力和导演于的热情接待。对于作者来说,录制电视讲座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收到邀请后,笔者还挺害怕的,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湖湘讲堂应该和百家讲坛一样,而且据说只有久负盛名的专家学者才能登上神坛。我,年轻的学生,真的不敢做出这种狂想。不过,跟余雄在他的鼓励下,作者接受了邀请,在来长沙之前整理了讲稿。与余雄在s的帮助下,每集的每一个字、每一句、每一个过渡、每一个总结,都是根据电视节目的特点和要求,一个字一个字地通过考验。叫做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从这个过程中,也可以看出湖湘讲堂栏目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精神。由于行前准备充分,录制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和困难。17集讲座系列全部在一周内录制完毕,整体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对于作者来说,录制这个节目的经历对于自己的写作也是一个很大的有益尝试,因为如果一个作品不够通顺,不够吸引人,就说明文字本身有问题。没有这次电视讲座的经历,我恐怕我不会。我对它没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湖湘讲堂栏目组给予了全力支持和帮助,特别是余雄的学习和使用,尤其是全程辅助。节目录制过程中,有两个开放场景。邀请了湖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和通过网络得知消息的网友前来,为本次讲座增添了不少乐趣。在此,我也要向这些年轻的朋友们表示感谢。此外,在紧张的录制过程中,俞师兄还特意留出了一个下午的时间陪笔者游览岳麓山,可谓是贴心又欣慰。最后,作者要感谢著名出版策划人单飞先生和中国画报出版社的编辑们的巧妙创意和辛勤工作。没有他们,这本书的出版是不可想象的。2011年5月,金满楼